「料理的目的不只有讓人吃飽,包含好好對待土地長出來的東西,那些太陽、養分、作物轉化成的食物。」--小紅

目前身為一個小小孩的地方媽媽,享受將田裡的物產從頭到尾的極致應用,栽培、採種、探索不同作物品種的風土滋味,屋後的菜園裡,雜糧、穀物、時蔬、辛香、草藥、花卉一應具全,也參與周遭農友的料理設計與加工協作。像是,最近農夫朋友的田秋葵大出,她把秋葵拿來鹽漬,做成一罐罐「鹽漬雙彩星星」,夏天適合拿來拌飯、炒肉末等,微酸發酵的滋味,讓人食慾大增!
⠀⠀
|害怕被油噴到 印度之旅啟發料理魂
她是小紅,曾經在花蓮讀大學,主修護理系。不過,13年前,因緣際會在花蓮住海邊民宿當小幫手,讓她意外被黏住,有了在花蓮生活久居的念頭。民宿很喜歡共食,經常要一人準備一道菜,小紅那時對於烹飪非常陌生,甚至會害怕肉丟下鍋被油噴到。直到她去印度旅行,受不了每天都只有咖哩,也發現印度人很會運用香料,因此決定要來自己煮出台灣的家常菜,這是她對料理有了研究動力的開始。
|原本一天只賣出三顆 小紅饅頭耐心帶動客人環保意識
2014年,小紅為了幫忙朋友圓夢辦「 家市集」--這個鼓勵大家自備餐具與盒子來採買的社區型市集,而和婆婆學習做饅頭來賣。剛開始,很多人還不習慣自己帶容器,也不知道這個擺在路邊的市集在幹嘛,小紅常常準備了三十顆饅頭,但只賣出三顆,有些客人會因為沒有提供容器而掉頭就走。不過,問及為什麼小紅還堅持做了兩年?她回想起,其實客人都對她很好,大部分的人都不是追趕型的,很願意等待她,讓她慢慢培養做食物的信心與手感。有些客人為了買她的饅頭,終於願意自己帶容器來裝,這是讓她感到很欣慰的時刻。
|加護病房訓練 享受接應靈活主廚的任務
後來,小紅認識了美滿蔬房的麗玲,時常過去當小幫手。她說,麗玲做菜的想法都是當天決定,較少能事前先準備。面對這樣的工作方式,小紅認為是一個練習主動思考上菜流程、補位的機會。可能是過去在加護病房工作較長時間,習慣於面對臨時狀況,因此很享受在餐廳靈活接應主廚任務的過程。
|用愛心對待食材與朋友 絞盡腦汁讓食材發揮無極限
小紅說,餐桌很像聚寶盆,常常有農夫朋友會分享當季新鮮的作物給她。她自己也有種植作物,很能體會農人耕作的辛苦。因此,一拿到食材,就會想盡辦法轉化它,希望食材都能好好被對待。無論是醃漬、曬起來,或做成一桌菜邀請農友中午休息時間來家裡吃飯,這都是讓她有成就感的來源。
對現在的小紅來說,料理是對人表達愛與連結的方式。仔細處理、發想當季食材怎麼運用,一起開動,在餐桌上分享當下的美味,滿足每個人的胃,看著大家都吃得很開心,這對於她來說,是一種挑戰,也是一種在花蓮生活的方式。
⠀⠀⠀⠀
▸▸關於 #伍佰戶人物故事
伍佰戶,有人才有戶。這裡是座落於有機田旁的集合式住宅,住著五百種不同的生活樣貌的人,我們想帶你聆聽這些人的故事,也許會讓你想起自己所為何來。
--
▼ 請在下方輸入電子郵件訂閱部落格,就可以在發布文章時收到最新消息! ▼